目前我國形勢下凈水器代理商的機遇與挑戰
未知 2015-03-02 16:19
近幾年全國各地水污染非常嚴重,桶裝水制假新聞平凡報道,就連礦泉水行業巨頭農夫山泉也出現了水源問題,對于凈水器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于是,不管是老牌的凈水器企業還是跨行而來的各種企業都紛紛準備大展身手,要在這個市場上分的一杯羹。但根據小編的了解,現如今國內的大部分凈水器企業從資金、技術、人員、產能等各個方面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之中,實力雄厚凈水器品牌往往能占得先機,而一些中小企業雖然吃不了肉,喝點剩湯還是可以的。這個雜亂的凈水行業,也就意料之中地爆發出了一大堆的問題,在小編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身硬件不足
國內的凈水器品牌很多都是看這個市場有發展潛力而半路插入,因此對于他們來說,資金可能足夠,但技術上硬件不足,沒有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遲早會被市場淘汰,因此企業必須從現在開始組建自身的技術班底,只有將自身技術逐漸完善才能在市場上扎根下去。
第二:對網絡的過度依賴
這是一個電商的時代,各個企業都開始用互聯網網絡來進行一個招商和銷售,對于凈水行業來說,一些資金實力較小的企業無力去承擔線下渠道的拓展,因此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互聯網方面。確實互聯網能讓他們在發展初期度過自己的生存危機,并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線下的銷售也是必要性的。并且隨著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互聯網的推廣成本也不斷上漲,各中小企業將會在這個成本快速增長的互聯網市場中越來越難發展下去,因此中小企業不能將目光全部放在互聯網上,線上線下齊頭并進才能將企業發展的更穩。
第三:缺乏統籌規劃
由于凈水器相對來說屬于新鮮事物,國內的凈水市場發展較晚,缺乏統一的標準。很多凈水器品牌都是看到這個行業的興起后試圖分一杯羹才半道出家加入凈水行業的。因此,大多數的凈水器品牌都缺乏渠道理論體系的系統了解和中國營銷渠道未來發展趨勢的明確把握,也不知道營銷渠道如何進行合理的統籌設計。
第四:營銷管理落后
受限于目前中國整體市場的現狀,鼓勵個體經營。于是,很多地方的經銷商通常是代理多個品牌的產品,并沒有專賣店,企業和經銷商之間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因此導致實力小的經銷商沒能力去開發市場,而有實力的大經銷商,卻不愿花力氣把市場做深、做精、做透,僅僅著眼于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愿意去進行市場推廣和運作。而且很多有實力的經銷商也不具備對品牌的運作能力和市場的操盤能力。整個凈水行業缺乏一種先進的營銷管理體系和理念。
第五:亂價串貨嚴重
不少的凈水器品牌為了占領市場份額,都有一種唯量論的影響,即通過以數量取勝的方式來獲得市場份額。這樣一來就導致了經銷商渠道壓庫、促銷和返利帶來的市場價格混亂、串貨等問題時渠道管理的基礎。
而經銷商為獲取年終返利、爭奪客戶,帶動雜牌產品銷售,只求薄利多銷,只圖眼前小利,不顧后果,競相亂加;為了完成任務刻意串貨,還有甚者在自己區域內賣正常價,低價爭奪責任區域內的客戶,置廠家的政策不顧。渠道成員之間的過度,無序競爭,帶來市場混亂。
目前大多數中國凈水器品牌的營銷渠道是脆弱的,或多或少存在著落后、被動、凌亂的狀態,必須加以有效的改善與提升。而營銷渠道改善與提升的有效方法就是“合理設計、有效管理、創新制勝”。而從目前市場反應來看,各大凈水器品牌已經在各顯神通,誰走在前面,誰將成為未來凈水行業的領導者。
|